您现在的位置: fun88网 >> 文学fun88 >> 现当代文学fun88 >> 师范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fun88

师范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出处:fun88网
时间:2018-12-25

  作为师范院校的一名教师,笔者从事十几年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一直感到非常困惑和尴尬。一直感觉到自己很多时候有“误人子弟”之嫌,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教出去的学生,在无其他参考资料和教参的前提下,没有能力分析和欣赏一篇中小学语文课文,写不出一篇像样点的文章或作文,甚至连基本的假条和申请都经常错漏百出,确实感到悲哀和无奈。同时,对自己的工作意义和方法也产生了怀疑和疑虑。如果把责任推到学生和环境的身上,这未免有点草率和推卸责任之嫌,毕竟教学相长,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学生方面来说,我们也会经常听到他们在说,大学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根本用不上。这就形成了互相埋怨和指责的漩涡当中,抓不住问题的核心而隔靴搔痒,使问题得不到根本的沟通和解决。进而中小学也在抱怨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差,实际工作能力差,今非昔比,从而对我们师范院校的学生不认可,甚至排斥和反感。基于这些困惑和矛盾,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提出一些想法跟同行交流,以便自己更好地做好一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师,不辜负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做到心安。

  一、师范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现状

  (一)课时压缩,时间不够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的课时在整个“厚古薄今”的大环境下,课时越来越少。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北京大学温儒敏先生感叹:“北大目前中国现代文学课就只剩下72课时加上当代文学52课时,共124课时,各讲一个学期,约等于过去的一半。”这一现象可能在其他院校也同样存在,甚至更严重。就拿笔者所在的凯里学院开课情况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总学时为80学时,中国现代文学史48学时,在第五学期开设,中国当代文学史32学时,在第六学期开设。而在2010年以前,中国现代文学史是72学时,中国当代文学史是54学时。在这样少的课时里,要想像其他综合性大学那样面面俱到的讲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显然不现实。那么我们怎么能在有限的课时里,讲一些基本的、实用的内容呢?这是我们做教师的必须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如何能在有限的课时里,针对“师范”院校的学生以后出去是做中小学语文教师这一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而现实的情况是,老师们还是按部就班地按原来的教学计划,进行蜻蜓点水式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地教学,而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和针对性的设计。

  (二)教材统编,没有针对性

  ?慕滩牡难∮每矗?很多大学选用的都是规划教材,如: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本教材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洪子诚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这两本教材都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我们学校这两套教材都选用过,从2008年开始,全部选用北大出版的两本教材。从总体上来看这两本教材的学术水平确实能代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水平和研究状况,都是出自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之手,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适合做教材。温儒敏说:“这2本教材对一般低年级大学生来说,可能深了一点,也不适合那种照本宣科的讲授,但有较多的空间可提供教师发挥,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所以出版后还是很受欢迎的,被很多大学采用。”教材对教学来讲虽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二本师范院校很多时候教材的引领作用不可低估。从使用的效果来看,显然针对性不强,学生也觉得看不懂教材,更没有体现示范性,只是彰显了学术性。另外这套教材对新的作品、作家涉猎较少,使学生不能了解当代文学的全貌,只是掌握了一些盲人摸象式的知识,不能窥见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而中小学语文教材却经常涉及新的作家和作品。

  (三)教学内容与中学小学语文课文脱节

  其实大学的教学教材不是主要的问题,毕竟大学教学总体上来说是开放的、自由的,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和束缚,也没有太多的统一考试来限制大学教学。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更应该发挥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合格的人才。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学生毕业就业去向85%以上都是从事教学工作。中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课文我们涉猎少,甚至根本就没有。“在学科领域,师范教育特色的泯灭,突出地表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与中学语文教科书内容错位。大学教材的编写者很少考虑甚至完全漠视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的需求,中学语文教材里所选的作品在大学教材里偶尔有反映,难得一见。”“而遗憾的是,在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也包括其他文学课)的课堂上,教师一般仍沿袭着作家生平思想、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三个板块'的教学模式,其着眼点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学是意识。对语文的‘工具性'训练掉以轻心。而中学的语文教学在侧重于字、词、修辞手法、艺术风格的讲授,即重视语言――文字――文章的‘工具性'教育”而这样来思考师范院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从业者较少,致使我们的教学没有做到有的放矢,致使学生毕业后“英雄无用武之地”。

  (四)理论讲授过多,作品分析较少

  据笔者的了解很多大学在教授中国现代当文学的时候都是以文学思潮、文学史、文艺运动为主,体现文学史的地位,而忽视具体现代当文学作品的细读和讲解。当然在一些重点大学他们也在尝试另外开设一门“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来弥补其不足,而在一般的师范院校由于课时的限制和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限制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致使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不会分析和欣赏具体的文学作品,这种现象已经渗透到研究生阶段,很多研究生毕业都还不具备解读具体现当代作品的能力。陈思和先生曾说:“当轻视文本阅读的治学态度渐渐地成了一种风气,问题就有些严重起来。我这样说,当然是有感而发――我每年主持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些相同的现象:许多考生对几本流行的文学史著作准备得相当充分,对一些流行的学术话题和读物也相当熟悉,但是当你抽样地选些文学作品作为问题的话,立刻就会发现破绽,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不仅相当少,而且几乎不具备解读作品的能力。曾有一位考生诚实地告诉我:他的导师对他说,做学问就要建立起一个自己的理论框架,然后把符合框架的作品往里面填。我听了当时就告诉他,如果你学习现代文学史没有成百成千地阅读作品,没有对现代文学史上的名著融会贯通,如数家珍,那么所谓的文学史理论体系都是别人的,而与你无关,你将永远被关在这一专业的门槛之外,不会产生真正的独立见解和自己的学术观点。”作为一般院校的本科生,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作品阅读的引导,否则学生永远都会被堵在文学门槛的外面,成为文学的门外汉。   (五)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

  大学很多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思考,只注重自己的学术研究,很多教师只管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因为现行大学对教师的评价机制,重科研,轻教学,至于学生的反映,他们并不在乎。其实很多大学生对大学的课堂教?W不满,但为了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他们只得忍气吞声,因为一旦得罪了老师就有课能挂科。作为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也难逃大学教学的怪圈,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改革措施和途径

  (一)教材编写与中小学语文教科书衔接

  高校教学虽然相对比较自由,对内容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但教材的地位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在现在各种文化力量的博弈中,教材还是起到一定的引领和引导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在不停的变化,作为师范院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2005年3月2日《新京报》报道――金庸《天龙八部》入选高中课本引发大辩论: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里,人民教育出版社首次选入了金庸的《天龙八部》片段,将其排在第六课,同时还选入了王度庐的《卧虎藏龙》片段,排在第五课,两者合成一个单元――‘神奇武侠'。此读本于2004年11月第一次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而我们的现当代文学对武侠基本不讲,我们选用的教材也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高等师范院校的教材与综合性大学应有所区别,这种不同就在于要突出其固有的师范特质。”“教材编写者不仅应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研究专家,也应该是熟悉中学教育的里手行家,或者在编写人员中吸收一定量的有研究能力的在职中学教师参加,使大学教材和中学教科书机密衔接起来,上下贯通,学以致用。”我们的做法是教材还是上述北大出版的两本,对于里面的内容我们根据学生实际和中小学语文的现状适当进行增减,没有照本宣科,同时对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新增加的涉及现当代文学的文章一定要分析。根据中小学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减少,《鲁迅研究》这门专业选修课被删除,我们还开设了《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新时期小说研究》、《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等专业选修课辅助教学,并编有相关的教参或资料,供学生参考。同时,我们正在筹划一门专业选修课《中小学语文中的现当代文学》,以适应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变化。

  (二)明确培养目标,体现师范性

  “师范”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师范,是师范学校的简称,师范学校,是指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中小学师资,我们的学生出去要做教师即教书,以此为轴心展开我们的教学工作,只有目标明确了,我们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在20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时中学语文教师认为:许多批判者用过偏过高的标准要求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批判多限于‘文学'一隅,要求以大学为准,但倘若论者能俯视全国数千万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致了解‘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便不至于发此宏论。”因为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这一点大学教师和学者又熟视无睹,所以我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当中应该多注重工具性的渗透。在宏观地讲解的同时注重字、词、修辞、艺术风格内容的穿插,是师范学生能够单独的去阐释一篇文章,适应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设计和需要。就像上述我们分析的那样,不要像其他综合性大学那样,按照传统的几块:文学思潮、作家生平、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去教授现当代文学,而是,以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为基点,从点到面的扩散开去,辐射整个现当代文学。这样可能就有人认为,那么我们的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就没有自己的体系了?当然不是,只是我们应该淡化“史”的线索,突出文本细读和具体作品的分析。由于课时的限制,至于作家生平、创作情况可以让学生自学,老师检查自学效果的方式进行。笔者的做法是,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或几个作家基本情况的收集整理,并请代表发言,之后教师补充。这样就节约了很多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毕竟有任务,他不不去查资料。这样一来,教师的功课就多些,自己得熟悉中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情况,还得布置有一定水平的作业,并指导。现在的情况是由于大学评价机制的问题,很多教师只是完成教学任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也许会有同行认为,至于具体作品分析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还有“中学语文教学法”吗?没错,但“中学语文教学法”它是针对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而言的(不仅有文学还有语言和文化等),没有板块的针对性,且中学语文教学法,又完全立足于中学语文来阐述,对大学的文学教学现状没有涉及,这就使二者脱节,理想的状态是大学文学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法有机结合,互相照应。

  (三)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因为大学教育评价机制的宽松性,大学教师对教学方法相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是比较陈旧和死板的,正因为此,很多大学生对大学老师的教学能力评价不高。在我看来,作为师范院校的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为我们应该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我们应该是“老师的老师”“老师中的老师”。如果自己的教学方法陈旧或不当,我们又如何去指导学生试讲和实习呢?即使指导了又有什么效果呢?我们应该用最简洁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大学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存在的合法性就应该受到质疑,因为教材和参考书籍学生可以自己看看和研读。作为现当代文学来说,有些知识、作家和作品不能囿于教材和时期,而应打破常规使学生更易于掌握和理解。就像谢廷秋老师做的那样:“因此,笔者的改革思路是,改原来的文学史带作家的讲授为作家带文学史的讲授法,重点放在文学的主体上。讲清楚不同层次作家的价值取向,艺术风格如何汇成主流在这个层面上发挥作用,在某一个阶段的运动轨迹。讲授可以多采用比较的方法,除了不同层次的作家比较而外,有的跨越解放前后的作家如郭沫若、茅盾、冰心、曹禺、巴金等,均在一个层次上讲完,不必再像过去分别在两门课程中都要讲到,而且可以将他们不同阶段的创作加以比较,用20世纪的宏阔视野来观照他们的创作,从中看出新文学发展的曲折性,加深对圆形结构的理解。”也就是说教材和内容是死的,教学方法是活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笔者除了采用谢廷秋老师讲的方法外,还采取另外一些方法。在开学之初就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派一些内容,这些内容需要他们去查资料,准备好之后,他们自己选代表上台讲解。这样既提高了他们学习现当代文学的积极性和节约了课时,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教学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就是讲授与讨论并举。如讲曹禺这一章,我先布置学生准备,让他们自由发言,自由讨论,笔者做旁观者适当点拨,再辅助以作业。再次是征求学生的意见哪些地方该讲,哪些地方该放,并说明理由。这样我们就不囿于教材内容,扩宽了现当代文学的界限。总之,在教学方法上,我相信“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师范院校的教师,教学的最终结果是“教师教得好不好,学生会不会见分晓”。

  (四)增加课时,完善培养方案

  充足的课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凯里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对培养方案每四年进行一次修订,根据教学效果和教学实际需求,对专业基础课进行适当的调整。调整主要涉及课程安排的时间和课时。虽然适当增加了相应的课时,但还是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所以我们增开了《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新时期小说研究》、《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小学语文中的现当代文学》等专业选修课程来弥补课时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立体结构,力争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

  总而言之,作为师范院校现当代文学教学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一定要体现师范性,不能跟其他综合性大学的现当代文学教学相比,我们一定要与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师范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fun88搜索
关键字:师范院校 现当代 中国 师范 院校 教学
最新现当代文学fun88
从庄子的“言意观”看当代文学的“主题先行
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性阐述
当代文学名著赏析
新写实手法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价值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情感教育
师范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的几个问题
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
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
国家开放大学平台下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课程
热门现当代文学fun88
《骆驼祥子》中的人道温情与启蒙立场
《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厉夫性格的双重性
浅议鲁迅《伤逝》中爱情失败的原因
议鲁迅笔下知识分子
谈《围城》的讽刺艺术
现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探幽
冰心与基督教——析冰心“爱的哲学”的建立
当代爱情小说的历时性研究
三毛的创作姿态与文体选择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