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fun88网 >> 公共管理fun88 >> 公共政策fun88 >> 霸权护持战略视角下的美国南海政策调整及其表现fun88

霸权护持战略视角下的美国南海政策调整及其表现

出处:fun88网
时间:2018-08-22

  美国自2011年正式宣布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就加大了对南海的介入力度,这一变化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从国际政治学的视角来看,既有的研究多从权势结构和地缘政治的学说来探讨美国调整南海政策的动因,其论述的逻辑关系是既有的霸权国与崛起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难以调和,加上南中国海是重要的海上生命线,所以中美两国就会在南海问题上进行对抗。不过,本文认为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还可以透过霸权护持的视角,综合诸如海洋霸权、地区均势等理论学说,就美国调整南海政策的背景、动因和实践做一些补充完善。

  一、美国调整南海政策的背景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东亚(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的快速发展日益引起了美国的关注。因为美国作为当今既有的霸权国,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就是防止任何可能对其地位构成挑战的事态出现。Hillary Clinton,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Foreign Policy, November 2011, http: / / www. Foreign policy. com/ articles / 2011 / 10 / 11 / americas_pacific_century? wpisrc = obinsite.

  首先,就中美?晒?的经济与军事力量对比而言,中美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而且美国显得越来越不自信。在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份额的增加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成立,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取得新进展。李巍:《人民币崛起的国际制度基础》,载《当代亚太》,2014年第6期,第13-15页。中国依托其日益发展的经济科技实力积极加强军备建设,这就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Anti-Access and Area-Denial)。尽管作为霸权国的美国在包括经济在内的多个领域仍然保持绝对优势,但是这对在“9?11”事件之后就深陷反恐泥潭并随后又陷入经济危机的美国来说,这确实在心理上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再加上各种关于美国是否正在衰落的讨论的出现,美国对于自身霸权地位可能受到挑战的担忧随即加深。[法]菲利普?戈卢布:《动摇的霸权:美帝国的扩张史》,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4年,第88-91页。

  其次,就中美两国对东亚安全与经济的影响力而言,东亚呈现出经济上靠中国而安全上靠美国的二元分离格局。周方银:《东亚二元格局与地区秩序的未来》,载《国际经济评论》,2013年第6期,第106-113页。进入21世纪后,就地缘经济而言,中国积极参与的东亚经济合作不但推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共赢,而且扩大了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Avery Goldstein , “First Things First: The Pressing Danger of Crisis Instability in US-China’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7,No.4,2013,pp.49-89.东亚的中日韩经济合作和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以及衍生出来的中日韩-东盟经济合作一度呈现出东亚走上了联合自强的共同体道路。美国担心如果东亚抛开美国自成一体地进行经济合作,那将不利于美国维护其霸权地位。《鸠山政府不欢迎 美国担心进不了东亚共同体》, 资料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9-10/21/content_12286831.html。虽然东亚经济合作在形式上是由东盟等中小国家牵头,但是人们普遍认为东亚经济合作的重要引擎是中国,所以中国实际就成了东亚经济合作框架的主导者。张锡镇:《中泰关系近况与泰国社会厌华情绪》,载《东南亚研究》,2016年第3期,第26页。于是,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虽然美国在东亚的安全事务中依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经济上的影响力却有所减弱。

  再次,就中美两国各自软实力的影响力而言,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的崛起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东亚文明的广泛兴趣,这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冷战结束以来围绕东亚地区的发展奇迹而发展出了诸如东亚模式或中国发展模式或北京共识的观点,黄平:《“北京共识”还是“中国经验”?》,载 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28页。虽然这些观点也存在争论,但是这至少表明东亚地区立足自身历史与现实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发展道路有差别的发展道路。这对曾经认为在冷战结束后标志“历史已经终结”的西方文明来说是一个无形的冲击。美国高度重视“价值观外交”的作用,作为西方文明代表的美国自诩为“山巅之城”,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方式都是世界其他地区的民众学习的样板,其中“华盛顿共识”被认为是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标准模式就是例证。[美]约翰?q威廉姆森:《华盛顿共识简史》,载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63-84页。可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国际社会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这也促使其他地区的民众反思美国对外传播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否与自身的实际相符合,这对美国企图利用其文化软实力来影响世界是一个挑战。   二、美国调整南海政策的深层原因

  美国有一套维护其霸权地位的战略理论,并且这些战略理论之间也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表现为美国护持其全球海洋霸权国与美洲地区霸权国的主导地位和维持美洲之外的各个大陆地区维持均势状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美国的南海政策就是使这个有机的整体不会受到侵蚀。

  美国的南海政策是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调整亚太战略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就是海洋霸权和大陆均势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Michael Sheehan, The Balance of Power: History and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1996, p.115.该观点可以追溯到德国大历史学家路德维希?德约(Ludwig Dehio),他通过分析德国崛起的历史教训揭示了海洋霸权与大陆均势之间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依赖的关系,Ludwig Dehio,Germany and World Politics in the 20th Century,New York:W.W.Norton & Co.,1959.?亩?批判性地继承并超越了艾尔弗雷德?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的海权论和兰克(Ranke)的均势理论。吴征宇:《兰克 VS. 德约: 均势现实主义与霸权现实主义》,载《欧洲研究》,2007年第 2期,第25-30页。对于美国来说,维持海洋霸权就是使全球重要的海洋航线处于美国的主导之下,因为只有控制了海洋才能使美国能够自由地将美国的军事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只有控制了海洋才能够使美国与全球各地的经济往来更加便利。不过,控制海洋只是维护美国霸权地位的三个条件之一;另外的两个条件包括:美国一方面要在美洲维持一种地区霸权的状态,另一方面还要使美洲之外的各个大陆地区处于均势状态或者由美国主导。不过,美国一般情况下是以维持美洲之外的大陆地区处于均势状态为主,而由美国去直接主导的情况较少,因为由美国直接去主导不仅会承受旧殖民帝国的恶名,而且随着工业化在全球的扩散,霸权国对外采取直接征服以实现主导的目的会面临成本大于收益的不利局面。Peter Liberman, Does Conquest Pay: The Exploitation of Occupied Industrial Societie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3-17.当然,由美国支持的盟友或扶植的代理人来主导美洲之外的地区也是一种可能的选项。至于美洲之外的大陆地区维持均势状态则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不需要海洋霸权国美国介入的情况下就能维持的地区均势,另一类是需要海洋霸权国美国介入才能维持的地区均势。从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来看,第一类均势比第二类均势更有利于护持美国的海洋霸权国地位。竭仁贵:《对海洋霸权与大陆均势关系的再探讨》,载《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1期,第71页。因为第一类均势将使海洋霸权国在安全上承担的责任最小而在经济上则享受市场开放带来的最大好处。Robert J.Art,A Grand Strategy for America,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3,p.176.当然,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以维持地区均势是属于第二类均势,不过,在霸权国本身的国力处于相对衰落的状态下去维持第二种类型的均势有可能导致霸权国难以承受其成本而加速衰落。王浩:《过度扩张的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前景论析》,载《当代亚太》,2015年第2期,第5-22页。这个时候的地区秩序就会逐渐出现转型,不过这种转型会因为各种力量之间的不同组合关系而存在多种可能性。刘丰:《东亚地区秩序转型:安全与经济关联的视角”,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5期,第43-54页。

  对于美国来说,维持美洲之外的大陆地区处于均势状态或直接由美国支持的代理人主导这些地区就能使美国在美洲地区的霸权和全球海洋霸权不会受到挑战。正是基于此道理,美国认为中国一旦拥有了南海的主导权,那么中国的国力以及对东亚地区的控制力就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打破东亚地区均势就会易如反掌。吴征宇:《地理政治变迁与21世纪前期的美国大战略》,载《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2期,第63-65页。一旦中国成了东亚地区的主导国,那么美国不但担心会失去东亚的市场和东亚的海洋霸权,而且也担心美国在美洲的优势地位随后也可能会面临挑战。由于美国的霸权地位主要是建立在海洋霸权和美洲之外的大陆地区处于均势的基础之上,而中国在南海的权利主张如果落到实处,那么就对美国霸权的这两个根基都会构成侵蚀,这就是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采取调整南海政策主张的根本原因所在,再加上在南海周边的有关国家无力阻止中国在南海的权利主张,所以美国的南海政策就从相对中立调整为选边站。周琪:《冷战后美国南海政策的演变及其根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6期,第25-40页。

  美国在美洲之外的地区推行均势战略有其天然的优势,美国插手南海得到部分域内国家的支持就是体现。由于美洲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希望自己所在的地区被本地区的某个国家单独主导(当然除非是自己能够主导该地区作为例外),所以美洲之外的地区权势格局常常以均势居多。如果由本地区的有关国家所维持的均势格局面临被所打破的危险,那么该地区的有关国家就乐意引入域外的“离岸平衡手”(offshore balancer)来担当本地区均势守护者的角色。美国的南海政策从相对中立到直接干预的这一演变得到了部分东亚国家的支持就是遵循了这种逻辑。“Speech by Mr.Lee Kuan Yew,Minister Mentor,at US_ ASEAN Business Council’S 25th Anniversary Grala Dinner ”,availbale at http://www.news.gov.sg/public/sgpc/en/media_releases/agencies/pmo/speech/S-20090409-1.html.因为反对中国在南海一家独大成了部分域内国家和域外国家的共同利益切合点。Alice D. Ba, “Staking Claims and Making Wav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ow Troubled Are the Waters?”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2, No.3, 2011, pp.269-291.所以,作为域外大国的美国对南中国海的积极介入能得到该地区的有关国家的支持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把自己描述成虽利己但也利他的“仁慈”的霸权,所以美国把插手南海也看作是在维护国际公共利益不受到侵犯的“善举”。美国把自己维护地区均势、海上自由航行、相关地区的政治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看作是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其实这就是霸权稳定论(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的观点。霸权稳定论(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这个词最先由基欧汉使用,但理论基础则由美国的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最先创立,罗伯特?吉尔平加以完善,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斯蒂芬?克拉斯纳等。参阅[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美国认为,美国是不可或缺的国家,世界需要美国的领导。[美]罗伯特?卡根:《历史的回归和梦想的终结》,陈小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2页。而当今世界任何其他国家要崛起则是对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威胁,其中美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就是主??“中国崛起威胁论”的代表人物。[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42-543页。当然,不可否认,美国所推行的国际秩序在美国最强大的时候存在利己的同时也存在利他的一面,这个时候美国所承担的霸权成本相对来说也比较低;但是如果美国在相对衰落的时候运用其主导的国际体制机制来损人利己,那么美国的霸权合法性就会降低且霸权成本会增加。当然,在美国难以单独承担霸权成本的情况下,美国有的时候则会采取权宜之计,通过适当让出部分权利以要求有关国家分担美国转移出来的部分霸权成本,从而为美国调整国内外政策以护持其霸权地位创造条件。[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405-411页。美国作为最强大的国家能够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也是吸取了历史上的殖民帝国的教训,表现为扩张到一定规模的美国不是去继续扩张领土以建立全球殖民帝国,而是采取操控国际制度规则和经济的手段尤其是金融手段来实现对全球的控制,同时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来支撑美国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运行。G. John Ikenberry, After Victory, Princeton: P 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2001, p. 173.这样美国就建立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其他国家处于边缘或半边缘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

  美国把其他文明类型的国家的崛起看作是对美国价值观的威胁,所以美国把插手南海问题看作是阻止中国价值观扩大影响的方式。作为霸权国的美国特意对那些与自己政治制度和价值观不同的崛起国进行批判,从而为美国遏制崛起国提供精神动力,其中“文明冲突论”[美]塞谬尔?q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域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和“民主和平论”Burns H, Weston, ed., Alternative Security: Living without Nuclear Deterrence, Westview Press, 1990, pp.112-115.就是这类理论的典型。文明冲突论认为美国所代表的西方文明与中国所代表的东方文明之间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冲突主要是文明之间的冲突。中国的崛起就代表东方文明的复兴,这对美国所代表的西方文明就会构成冲击。民主和平论认为如果有关国家尤其是崛起国不是按照西方那套自由民主理念来指导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那么这样的崛起国不但对其国内民众来说是一个威胁,而且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样构成巨大的威胁。于是那些与美国价值观相同的国家就有义务联合起来遏制这些非西方国家的崛起。由于中国不是采取欧美的政治模式指导国内政治生活,所以中国的崛起就可能对美国所倡导的文明模式产生冲击。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美国把中国在南海的各种维权行为看作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驱动的结果。当然有分析认为美国插手南海争端的行为与美国自身政治文化密切相关,“在美国的眼中,南海地区各国的巨大差异以及各方因领土争端而缺乏相互信任,使这一地区成为潜在的冲突地区,给美国在南海地区推广民主自由价值观、拯救南海地区各国于‘苦海’提供了机会”。李国选:《冷战后美国的南海政策――以政治文化为视角》,载《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36页。另外,那些自认为和欧美价值观相同的一些国家如日本则附和美国的价值观外交,明确提出要联合亚洲的所谓民主自由国家形成一个亚洲“自由与繁荣之弧”来包围中国。刘潇湘:《安倍价值观外交的海权向度解构》,载《东北亚论坛》,2016第3期,第117-124页。

  总之,美国提出的一套战略理论为维护美国霸权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充分体现了美国知识霸权的巨大威力。美国利用南海问题炒作“中国崛起威胁论”的战略目的就是为护持美国的霸权服务。

  三、美国南海政策调整后的具体实践

  美国霸权护持战略指导下的南海政策及其实践是需要审慎分析的。由于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是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美国认为既然中国充分利用了外部条件走上富国强兵之路,那么扰乱中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即使不能中断中国的崛起至少也可以延缓中国崛起的进程,这样对美国来说就能争取更多的时间护持美国的霸权地位。其中南中国海问题就成了美国实施霸权护持战略的重要抓手。正如有西方学者指出,“南海也许不是中国战略意图和美国亚太政策一贯性的试金石,但是对于美国来说南海问题的升级是件好事,可以帮助美国强化亚太地区的同盟和伙伴关系,”Bronson Percival, “America Returns to Asian: the South China Sea”,paper presen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outh China Sea: Cooperation for Regional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Hanoi,Vietnam,November 3-5,2011.从而使东亚地区的有关国家和美国一道以维持地区均势为名而实则为护持美国全球海洋霸权服务。就当前而言,美国主要从军事威慑、国际法和国际舆论等方面来落实其选边站的南海政策。   (一)就采取军事威慑而言,美国一方面加强了在东亚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增加了在南中国海的巡航力度,通过联合或单独军演炫耀武力,从而达到既向中国示威又向盟友树威的目的。

  首先,就加强军事部署而言, 2013年6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哈格尔宣称,美国将在亚太地区投入更多空中、地面力量以及高科技武器,以落实在本地区的“战略再平衡”部署,除了60%海军力量将在2020年前部署至亚太地区,空军力量的60%也要部署在这里。《2020年前60%海空力量部署到亚太》,载《南方日报》,2013年6月2日第A02版。其次,就南海海域的军事巡航力度而言,美军飞机对中国实施高强度抵近侦察的问题非常突出。据有关方面统计,美国2009年派出侦察飞机约260余架次,而2014年超过1200架次,这意味着平均每天美方对中国海域抵近侦察三四次,这个数字超过了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抵近侦察的强度。除了飞机以外,美国水面舰艇、潜艇等也在对中国海域进行抵近侦察,一年来美国对中国海域的抵近侦察次数估计达到数千次。《专家:美国频繁抵近侦察监视中国南海三大建设》,资料来源: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5/0703/c1011-27247801.html。再次,美国加大了对东亚地区同盟国和伙伴国的军援力度,其目的就是希望增强这些国家直接对抗中国的能力。张景全:《美菲同盟强化及其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作用》,载《南洋问题研究》,2014年第1期,第4-5页。

  可见,美国企图通过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威慑向国际社会表明美国依然是海洋的霸主,如果不遵从美国的领导,那么美国随时可以“掐死”这条重要的生命航线。当然,美国如果因为南中国海问题卷入同中国的战争,那么最可能的结果就是中美两败俱伤。所以,美国只是通过军事威慑来制造紧张局势,其目的还是想迫使国际资本为了避险保值就从动荡的东亚流到美国本土,这样就可以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不过,只要南中国海问题的风险可控,那么美国通过军事威慑制造紧张局势以达到孤立中国促使资本外逃的目的就?y以达到。美国的军事威慑无法阻止中国在自己的岛礁上进行建设,同样,中国目前也无法阻止美国海空军在南海的所谓自由航行。所以中美双方都无法改变对方在南海的行为,可以说中美在南海处于一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僵持状态。美国通过在南海的军事威慑还推动了东亚地区的军备竞赛。美国通过军援的方式使中国周边国家在安全上更加依赖美国,美国因此可以从东亚地区获得大量的军火贸易订单。陈邦瑜:《美菲同盟关系的强化及中国的对策解读》,载《领导科学论坛》,2015年第5期,第34-35页。

  (二)就利用国际制度法规而言,美国一方面以海洋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对中国提要求,另一方面支持有关国家就南海争端提起国际仲裁,从而达到既约束中国行为又否定中国在南海的权利主张的目的。

  美国作为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解决规则与方式指手画脚。 2013 年 6 月,美国代理助理国务卿帮办约瑟夫? 尹( Joseph Yun) 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 发表演讲,声称美国对南海争端的一个主要立场就是不承认历史依据对领土主张的效力。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 CSIS) ,“Managing Tens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Keynote Speech,”June 5,2013,from online video clip,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ficial Website,http: / /csis. org /event /managing - tensions - south - china - sea,accessed on July 17,2014.2014 年 2 月 5 日,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在国会作证时对“九段线”公开发难,宣称“九段线”不符合国际法,其实质就是否定中国一直以来所主张的历史依据。Secretary of State John Kerry,Remarks With Indonesian Foreign Minister Raden Mohammad Marty Muliana Natalegawa,Jakarta,Indonesia,February 17,2014,available at http: / /www. state. gov / secretary / remarks/2014 /02 / 221711. Htm.在围绕争端解决的谈判方式上,美国支持东南亚国家“作为一个共同体”参与协商,并制定解决南海争端的“行为准则”,反对举行双边谈判解决争端。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Daniel Russel,“Maritime Disputes in East Asia,”Testimony before the 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Subcommittee on Asia and the Pacific,February 5,2014,available at http://www. state. gov / p /eap / rls/ rm /2014 /02 /221293.htm.美国还积极支持菲律宾的阿基若三世政府就南中国海的有关争端提起国际仲裁。美国的“深度参与”几乎无处不在,美国律师出任菲方法律顾问,全面帮助菲方向仲裁庭提交总计12册、长达3000页的答复书,并一手代理了第一轮口头辩论的文件起草和庭辩。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前主席拉奥?佩马拉朱指出,中菲南海争端的实质是关于主权和海域划界,而领土主权问题不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调整的范围,划界问题也可据中国政府声明而排除强制仲裁程序,此案仲裁庭对主权和海域划界问题都没有管辖权。国纪平:《究竟谁在破坏国际法――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事实与法理辨析》,载《人民日报》,2016年7月11日第 3 版。所以中国有理由认为该裁决结果就是废纸一张。   实际上,由于美国自身并没有加入《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公约》,所以美国根本就没有资格拿《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公约》向中国施压。付玉:《美国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载《太平洋学报》,2010 年第8 期,第88-95 页。美国想利用国际法来压制中国的效果有限,中国也指出了美国等国是在滥用国际法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受美国指使的菲律宾阿基若三世政府提起的国际仲裁损不但损害了东亚地区的整体利益,而且也不利己。那些与中国有密切经济合作关系的东盟成员国在菲律宾提起的南海仲裁案问题上分歧严重,甚至有学者指出东盟或许才是南海仲裁案的最大受损者。许利平:《东盟或成南海仲裁案最大输家》,资料来源: http://opinion.huanqiu.com/1152/2016-06/9050714.html。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菲律宾杜特尔特政府的下台,主张摆脱美国控制并寻求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观点占据了上风,菲律宾新政府正在积极致力于同中国发展互利共赢的双边关系。

  (三)就制造舆论压力而言,美国通过国际舆论炒作中国的维权行为是一种以大欺小的“霸权”行为。

  首先,美国及其有关国家对于南海问题的报道是有选择性的。诸如菲律宾那类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以小欺大的国家则被描述成受害者的形象,而作为受害者的中国的维权行为则被描述成以大欺小的行为。David Brunstrom, “Philippines Says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a Global Problem,” Reuters,April 10, 2015.美国等国对中国的岛礁建设进行炒作和指责的同时却对菲律宾等国的岛礁建设视而不见。邵先成:《中国南海岛礁建设中的国际话语权研究》,载《战略决策研究》,2016 年,第2 期,第69-77页。对于美国军舰在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则被描述成维护地区稳定,对于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正当防御行为则被描述成是对自由航行的威胁。对于中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规定就南海仲裁案采取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的排除声明却被描述成藐视国际法不遵守国际规则的体现。

  其次,舆论战导致国际国内听众陷入严重的对立,中国的形象在国际国内形成了不同的认知。汪铮:《中国的外交政策:强硬还是软弱?》,资料来源:http://www.zaobao.com/special/report/politic/cnpol/story20110917-139743。由于中国合理合法的维权声音主要是在中国国内传播,美国主导的国际舆论都是谤称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既耀武扬威又践踏国际法,所以国内外不同的听众所接收的信息是截然相反的。这样的舆论氛围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国内的民众认为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为天经地义但不够强硬,所以强烈要求中国政府在领土主权问题上更加积极有为;阎学通:《从南海问题说到中国外交调整》,载《世界知识》,2012年第1期,第32-33页。而国际听众则认为中国在南海的行为就是扩张且蛮横强势,所以中国提出的和平崛起战略在国际上就容易受到质疑。任远?矗骸赌虾N侍庥氲厍?安全: 西方学者的视角》,载《外交评论》,2012年第4期,第41-42页。于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国内和国际形象在不同听众眼里都不是积极的,中国崛起面临的国内国际压力都在无形地增大。而这样的结果正是霸权国美国期望看到的。不过,中国官方和民间也在国际上不断地发声以回击那些扭曲事实的言论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南海的舆论战也有逐渐降温的趋势。章念生等:“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在华盛顿举行”,载《人民日报》,2016年07月06日第03 版。

  总之,美国主导的国际舆论战是以“美国为中心、盟友为呼应,借助官方、学界、媒体三方平台的演出,将地区局势紧张的责任一股脑地推到了中国身上”。郝薇薇 郑玮娜:《美国打南海‘舆论战’居心叵测》,资料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6-06/16/c_1119055170.htm。

  (四)就南海的岛礁建设而言,美国采取的是偏袒菲越而指责中国的立场。

  美国认为中国的岛礁建设改变了南海局势的现状。南沙群岛的主权属于中国是有历史与法理依据的,李洁宇:《南海主权争端相关国家证据的比较研究》,载《国际论坛》,2012年9月第5期,第30-32页。菲律宾和越南等国率先在非法占有的岛礁上进行建设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行,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则进一步加大了在南海的岛礁建设力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在南海才进行了大规模的岛礁建设活动。由于中国在工程建设方面具有技术等优势,所以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无论是速度还是规模都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Ben Blanchard, “China ‘Extremely Concerned’ by ASEAN Statement on Disputed Sea,”Reuters, April 23, 2015.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美国认为是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的岛礁建设活动在改变南海局势的现状。为此,美国政府与军方高层在南海岛礁建设议题上密集发声指责中国。2015 年 4 月 9 日,奥巴马( Barack Obama)在牙买加批评中国利用自身“肌肉和块头”向南海周边小国施压。The White House,Remarks by President Obama in Town Hall with Young Leaders of the Americas,April 9,2015,available at http: / / www.whitehouse. gov /the - press - office - 04 /09 / remarks - president - obama - town - hall - young - leaders - americas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哈里斯 2015 年4月初在澳大利亚发表演讲时声称,中国的岛礁建设是中国“对小国采取挑衅政策的持续行动的一部分”,目的是在南海建立起“一座沙土构成的海上长城”。Josh Rogin, “U.S. Misses Real Threat of China’s Fake Islands,” Bloomberg, April 2, 2015, available at http://finance.yahoo. Com/news/u-misses-real-threat-china-10015256.html.2015年4月28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管麦艾文(Evan Medeiros)公开指责中国的南沙岛礁建设引起了“真正的挑战”,在“规模、速度和范围”上都“大有问题”。“U.S., Japan Unveil New Defense Guidelines for Global Japanese Role,” Reuters, April 28, 2015.2015 年 5 月 21 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第 183 号决议案,该决议案“谴责”中国在南沙争议岛礁上进行的人工岛礁建设,指责中国违背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给周边国家带来了经济损失。The United States Senate,“S. Res. 183-A Resolution Calling for Suspension of Construction of Artificial Land Formations on Islands, Reefs,Shoals,and Other Features of the Spratly Islands and for a Peaceful and Multilateral Resolution to the South China Sea Territorial Dispute,” available at http://www.congress.gov/bill/114th-congress/senate-resolution/183/.2015年5月30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国防部长卡特( Ashton Carter)在演讲中指责 “中国在南海建设岛礁的活动比任何国家都走得更快更?h”,“中国造地超过2000英亩,超过其他几国的总和……而且中国仅仅用了18个月”,“中国正在破坏亚太安全”。《美防长“香会”上呛声我岛礁建设》,载《钱江晚报》,2015年5月31日第A0014版。   美国认为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对美国的海洋霸权构成了挑战。美国一些智库专家认为中国的岛礁建设就是将岩礁或低潮高地变成可以主张专属经济区的岛屿,最终使南海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其结果自然是会威胁到南海的“航行自由”。Robert D. Kaplan, Asia’s Cauldro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nd of a Stable Pacific,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4, pp. 32-50.在美国看来,南海的有关岛礁离中国大陆本土比较远,而与东南亚的有关国家的本土距离则相对要近一些,所以一旦中国通过填筑这些岛礁并建成港口和机场等相关的设施,那么中国的军事投送能力和开发南海相关海域的能力就会成倍提高,可以说扩建后的岛礁甚至可以起到中国在南海的战略支点的作用。赵明昊:《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对华制衡的政策动向》,载《现代国际关系》, 2016 年第 1 期,第29-30页。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尔(Daniel Locklear)在国会听证会上就声称,一旦岛礁扩建完成,中国就可以在这些岛礁上部署远程雷达、导弹系统等军事装备,中国为此就有能力在南海划设防空识别区并在该争议区域发挥更大影响。“Locklear: Chinese reclamation works in South China Sea could lead to new ADIZ,” April 18, 2015, available at http://alert5.com/2015/04/19/locklear-chinese-reclamation-works-in-south-china-sea-could-lead-to-new-adiz/.

  针对美国的指责,有中国学者指出,单纯凭借岛礁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就臆断中国是在“用强制方式解决南海争端”的战略意图是不客观的。中国的南沙岛礁建设不会改变中美在亚太地区的海上力量对比,中国在南沙的岛礁建设既符合国际法,又是中国在主权范围内采取的正当行动。中国的岛礁建设主要是改善南海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也为国际社会提供诸如搜救等国际公共产品。即便岛礁建设有一定的军事用途,也是防御性的。朱锋:《岛礁建设会改变南海局势现状吗?》,载《国际问题研究》,2015 年第 3 期,第10、20页。

  四、 结 语

  美国有一套霸权护持理论指导其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南海问题则是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着力点。美国以南海问题为抓手搅动中国崛起的外部环境,其操作方式就是通过军事威慑、国际法规制和舆论施压来落实其调整后的南海政策。不过,中国的战略定力和“斗而不破“的策略使中美在南海的博弈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展望未来,中美两国要相互克制与包容才能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同时还要致力于建设新型的大国关系才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达巍:《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选择》,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7期,第60-72页。

霸权护持战略视角下的美国南海政策调整及其表现

fun88搜索
关键字:战略视角 南海 霸权 美国 视角 及其
最新公共政策fun88
韩国的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养老政策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传播创新研究
基于市场行为外部性的政策调控功能分析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浅析淄博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和方法
横滨创意城市政策变化研究
海南新政背景下推进产教融合的政策研究
浅析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社会舆论与对华政策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与改革取向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规模、政策与机制
热门公共政策fun88
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形象建设
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
公共管理职业活动的伦理基础
现阶段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组织路径的选择与思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浅谈教育产业化
试析加入WTO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
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及其矫正探析
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