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fun88网 >> 证券金融fun88 >> 债务市场fun88 >> 中国近代外债史论要fun88

中国近代外债史论要

作者:宓汝成
出处:fun88网
时间:2006-04-23
中國近代外債的終結,距今已有50年了;在此50年裏,中外學人對此作了認真的研究,成果纍纍。個人孤陋寡聞,總有感距離全面、確切重現史事和予以科學評價還有一段途程,而似處於『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狀態。個人對之也有興趣,不時冒出一些想法,既是期盼,也有困惑,且寫將出來分四項;即:一、中國接受外債和借款政策的演變;二、外國秩A總戰略下的對華貸款政策;三、中外形勢演變激蕩中的中國外債的形成及其規模、結構,和四、一些想法和困惑;以與同行交流。



直到1840年,清王朝誇稱富有四海,遇財政緊張時,盡可從四海之内額外斂取,無需乎借;又孤傲自賞,不屑與它國(除了周邊鄰國)交往,更說不上與之發生借貸關係了,它不單沒有債,根本沒有借債的觀念。即使某些地方當局,如當年開放通商所在地的廣東地方當局有責令行商向來華洋商挪借些許,总例由行商負責,認定是私債,非國家公債。

1840年,英國以暴力洞開我國國門,迫使清政府承諾賠款之餘,表示可以把賠款債務化,意圖把國際借貸關係塞給中國。戶部認為無害民生,有裨榷務,一度動心;清廷本其從速了結這次戰爭的方針,尤恐後遺糾葛,不予理會地給以拒絕。

清王朝的威信既以無能保國衛民而掃地以盡,國內固有的激化着的多種矛盾在異國頻頻入侵的直接、間接的觸發下,1851年以太平軍起義,點燃了反清星火,並迅即由捻軍、會黨、苗民、回民等起義而幾乎燒遍整個中華大地。1853年春太平軍攻佔南京,江蘇巡撫薛煥急址蓝拢谲娰M羅掘俱窮中一再奏陳清廷,擬向上海外商借款以濟急;清廷不置可否,他也不敢輕於一試。同時,戶部官員苦苦哀鳴:軍興三年,糜餉數千萬兩,连正常行政費用也無法開支,经奏准、進剿之餉,由各省統兵大員就地经營筹划。①這樣,同年秋,上海地方當局為亟址磽湔齺最I縣城的小刀会義軍,由蘇松太道吳健彰向英商以『賒價』雇募船艇於事後轉作借款一笔,報經清廷認可。②清王朝為挽救自己垂危的統治生命,在無可奈何中開始嘗試外債了。從這時起到1865年的十餘年間,除了江蘇地方當局又再度借款外,廣東、福建兩省,也一再仿行。舉借外債雖已成為事實,清政府仍多顧慮,以為如果『各省效尤,難得不滋生轇轕』,或認為『洋人視此最重,亦難保不致糾纏』,它在傳統觀念的束縛中,言不由衷地堅持『借銀之說』中國斷無此辦法,認為此舉與『國體有關』,換言之,即认為有失國體、有損國格。

這些年間究竟舉借了多少筆、若干量的外債,由於成債的文書一般都规定『本息償清,借據退銷』。已經『退銷』的借據或迄未發現或早已毁失都有可能;且以有原件可憑、記錄可查的為準,計有十餘筆。这些債項無論就單項或總量說,數額都不多,平均每筆不足庫平銀20萬两,借期也短,四個月、三年不等。這些債項,與鴉片戰爭前廣東地方當局通過行商並以行商名義向同地洋商臨時挪借的周轉之款,沒有多少實質差別,但以有關地方當局出面並以其地的關稅收入作為擔保,開始形成國债的雛形。

人民大起義行將被清政府鎮壓下去而尚未全被鎮壓時,國家東南海域,屢遭外來勢力的騷擾。1872年,西班牙以菲律賓群島為基地,揚言進攻台灣;l874、1875兩年,日本發動了一次,也是第一次武力侵華進犯台灣的行動。接着,在西北新疆,中亞浩罕部落人阿古柏在當地農民起義的動亂中入侵新疆,建立所謂汗國。清政府面對如此局勢,為整備東南海防,舉借外債以濟急需,如1874年沈葆楨以辦理台灣等處海防大臣的職銜,奏准向英籍汇豐銀行舉借《福建台防借款》一筆。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奉命『西征』,即『瀝陳』陝甘餉需『艱窘』,各省協解恐不能[如期],要求援例由關督出印票,督撫加印,向洋商借银充餉成案』,籌借鉅款,『以期集事』。清廷完全同意:『自應照准該大臣所請』,『妥速辦理,以利大局』。③左宗棠即據此在1867-1881年間責成在上海辦理後勤的委員胡光墉,與設於當地的英商怡和洋行、麗如銀行和匯豐銀行,作成以《西征借款》為名的六筆總額為庫平銀1595萬兩的借款。接着,法國侵入越南,並進逼我國國境,清政府為在沿海備防並自衛還擊,需添置船艇軍火及餉需,向匯豐銀行、麥加利銀行等機構舉借了名為《滇桂借款》、《援台規越借款》、《福建海防借款》、《廣東海防借款》等多筆借款。

上述借款需加強調的有兩點:一、《西征借款》是清廷明令准借的,意味着清政府把外債作為『調劑周轉之款』,開始定作一項政策;《福建台防借款》不再像截至當年所有貸款由貸方本身提供,而是在倫敦金融市场向公邪l行中國債券募集,這是中國政府公債在國外金融市場募集債項的首次,同時,意味着我國的外債開始具有近代的性質。

二、《西征借款》以關稅作擔保,在形成過程中,左宗棠在上海關稅務司費士萊(G.H.Fitz.Roy)拒不簽署作梗下,經奏准清廷轉令總理衙門通知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Hart),轉給上海稅務司照常簽署。赫德旋以他職司管理關稅,在發給各口稅務司『通札』:地方當局向外國商人與銀行借款『非經本總稅務司批准』,各關稅務司拒絕簽署任何期票,或提供任何性質的幫助;諭旨批准一筆借款,如果沒有總稅務司的准札,各稅務司就得十分明確地拒絕證明任何抵押品的效力;從而被其僭奪了決定准否借款的部分大權。④

1875年前後十年間,國內先進士子如馬建忠、薛福成等人,或作為公民著書立說,或受聘為高官幕賓提供政策建議,在詳引歐美事例之餘,力主借用外債。他們雖不排除為籌餉而借外債,更強調用借款來促進國內生產事業,特別是建設基礎設施如鐵路等等。他們認為若能如此,『陽為借債之名,實屬用洋人之本』,『秩A民之利』;『術雖補苴』,只要『參酌得中』,乃『氣數轉移之機』、『國家振興之兆』。⑤這些言論和主張,對化解舉借外債為與『國體有關』的陳腐觀念,既起着積極作用,也使清政府初步認識到對外債應積極地對待.其功用並非限於緩解一時財政之急,更可利用之促進生產、增加國富.福建巡撫丁日昌為促進台灣地區的開發,把借洋債设鐵路列作要政之一,與麗如銀行作了洽商,可以說是一次實踐;但陳舊意識並非一朝一夕能解決,此所以同時又出現『户部总署皆以不借洋債為然』的動態。丁氏借款的失敗倒並非由於『不然論』的阻撓而是『麗如』索利過高,給以拒絕。但潮流所向,這次雖未借成,不久,清政府准許為支持招商局、為建設鐵路……,都通過借債方式以利用外資的。 但是,清政府雖有借外債以興利的決策,日後在外力的干预下總難以悉如已意地贯徹實施。

經過辛亥革命,民國的北洋政府對外債在最初幾年沿襲清王朝的政策行事,也同被外力粉碎無遺之後,它再無明確的政策,如果通過其行為所表现並被當年財政當局所說的是:『仰外債以度歲月』。國家機器須時時仰外債以資潤滑才能咿D的危境,且日益深化惡化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结束時的前後十餘年間,終落到總統府、國務院的[度日之資],都有待借款;各派軍閥又需索軍費『貪而無饜』,陷財政當局一當『逢年過節,便難以度日』的局面,⑥只得沿門求乞似的向京津外資銀行乞求貸款墊款等等。 正有如時論所抨擊,北洋政府對外債無政策只是有奶即是娘和『敗家子』借款方式。⑦

還在1924年,中國國民黨在其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的政綱中關於外債,針對時弊,鄭重聲明:『中國境內不負責任之政府如賄選、僭竊之北京政府,其借外債非以增進人民幸福,乃為維持軍閥之地位,使得行使贿買,侵吞盜用此借款,中國人民不負償還之責。其它的既成外債,則當在使中國政治上、實業上不受損失之範圍內,保證並償還之』;⑧同時,确定了政策原則,外債作為引進外資的一種方式,決定利用以促進國家經济的發展。

1927年國民黨掌權執政,在其幾次召開的代表大會和其它會議上,一再重申如上所述政綱的精神。國民政府於爾後幾年裏進一步轉化為具體政策。並付諸實施;直至日本對我發動全面侵略戰爭,中止進行;轉行決策以增强反侵略的戰力,兼求得到政治的道義的聲援,以多交友,少树敌为方针多方尋求國際貸款,诸行动。



資本主義列強既以暴力把中國作為它們的一個最後新市場,來華貿易的商人除從事其貿易的本業,出於穩定深化市場的動機,準備着隨時做些其它甚麼。太平天國勢力逼近上海,该地洋商即向地方當局表示,願墊支款項以『濟餉需』;其它口岸也有類似行動。在華的外籍公職人員或外籍的中國公職人員則與之配合。如左宗棠奉命『西征』,擬向外商借款,英國駐福州領事通告英僑注意這個機會,閩海關法籍稅務司且逕以『助餉』為名,向左宗棠兜攬貸款。

中國動亂局勢行將平定,有遠程前來中國智筚J款利益的。1869年,曾首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李泰國(H.N.Lay)就是一個。順便指出,他活動未成後轉往日本,與彼邦談妥為建築鐵路提供貸款一筆。

進入70年代,中外局勢都有突變。首次世界經濟危機於1873年爆發, 中國國內持續20年之久的動亂於1875年終於被平定下來了。資本主義國家為緩解其經濟危機的困境面對中國作為一個市場的秩序在漸趨恢復,群思 把中國不單當作一個商品市場,兼是一個資本市場,而形成一种輿情。在 國外,如在英國的報刊上和在國內外人所設的英文報紙中,議論紛紛,認為加強 對華輸出資本,包括通過貸款的方式,不單是緩解危機後蕭條困境的辦 法,也比單純從事於貿易為有利。除了言論,還有行動。而與此同時,在 它們相互之間並出現了競爭的形跡。如中國舉借第六次《西征借款》,中英間正交涉馬嘉理案,英國公使威妥瑪(T.F.Wade)出行『阻借』,德國 商人起行『兜攬』,言有『鉅款願借』,⑨威妥玛記在心裏,在終於取得這次貸款利益之後,乘機又向李鴻章提出:中國今後舉借外債,應予英國以優 先權;⑩德國公使巴蘭德(Max.A.V,Brandt)聞訊警惕,向中國當局表 示:不能使英國特享此項權益,如此等等。

1882年資本主義再次發生世界危機,接着的是長期持續的蕭條。一些 國家智蠼饩绕鋰鴥冉洕Ь常谥輸出資本中很看重對華提供借貸資本。1884年,法國對華挑起侵略戰火,接着提出媾和條件之一:接受法国鉅额(其數量從最初l2.5億法郎而減為8,000萬法郎,又轉為銀l,000萬兩)貸款。⑾其它各國對華提供貸款的競爭,旋即急劇展開。美國駐華使館參贊何天爵(C.Hocombe)函致總理衙門。表示:『向美商總借中國庫平是銀2,000萬兩』,每年不過『五厘起息』;又受費城辛迪加和白銀集團支持的美國商人米建威(Mickiewicz)既與李鴻章商談共同設立華美銀行,又表示願意提供貸款2,500萬兩。德國資本家除了組織一個強大的辛迪加於1884年組團來華活動,貼現銀行則既派人來華『攬辦借款』,又請中國駐德使館為之代為『通達』、『關說』。

中國經過甲午戰爭國勢一落千丈,資本主義列強頓加蔑視,認為中國隨時可能成為大國手中的玩偶,對這個幸存下來的帝國,只不過擁有純粹名義上的獨立和完整,叫嚷應該抓住這個『大好機會』、『乾淨利落地解決中國問題。』怎麼解決?『由歐洲有關的幾個國家加以瓜分』 。它們除了主要採取軍事手段——砲艦政策,提供貸款也被認定是足資配合哂玫囊环N手段。國際借款的單純的經濟行動,加上了嚴重的政治色彩。從此,它們的對華貸款,既成為其秩A總戰略的一種產物,又是智笈浜蠈嵤┢淇偛呗缘囊蛔拧ⅫBR>
甲午戰爭的硝烟還在飛揚時,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認為中國敗局已定,即親自主持會議,決定『即與中國開始談判』,為清政府有可能清償對日賠款提供『幫助』,以期實現『使中國依附於俄國的狀態』。俄國資本主義到這時雖有了相當的發展,要說其國內已有富餘或『過剩』的資本,則距離尚遠。財政大臣維德(S.Witte)奉命,於是即令聖彼得堡國際銀行董事羅啟德(M.Rothotein)到法國巴黎設法,並終與法國金融組織聯絡一起,共同向中國提供《俄法借款》一筆。英國為衷鰪娖湓谥袊延械穆晞荩ㄟ^赫德,在就近深入了解中國政情後,還在這次戰爭進行中,由他傳給英國資本勢力一個訊息,要他們為提供對華貸款加緊準備,並聯絡德國與中國做成了《英德借款》、《英德續借款》各一筆。

利用貸款作為資本主義強國實現其秩A總戰略的一着,最明顯的莫過於它們繼19世紀最後幾年在華展開『利權掠奪戰』,各把在华建路当给一种特權掠奪到手之後,接着於本世紀初與中國政府達成先後如蘆漢、津浦等等一批鐵路借款合同和1910年代初的又一批鐵路借款合同。

資本主義列強策劃瓜分中國的猖獗活動激起中華民族的憤慨反擊,這次鬥爭雖然失敗了,也教訓了這些強者: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不可輕侮。美國於是提出並經其它國家認同,對我國改行實施所謂門戶開放原則並展開活動。就貸款說,英法德美四國施加外交壓力挾制清政府與該四国銀團所組成的國際銀團於191 1年上半年签订簽币制实业借款和訂湖廣鐵路借款的合同。這些借款单對美國說,用當年美國一個參議員的話:美國不僅僅『主張門戶的開放』,而且從這一舉動獲得了某些結果。⑿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政制;資本主義列強繼續智罂刂浦袊陌l展方向。民國臨時政府初意為『善』辛亥革命之『後』舉借一筆鉅款,國際銀團知殧埓隧棧舆^善後的旗幟,相對於此詞在英文上改用Reorganization;露骨地企圖以此貸款為槓桿,重新組織中國向着它們所想要的方向發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歐美列強捲入歐洲戰場,日本認為這是實現其稱霸『東洋』的『天佑良機』,除了頻繁採取、交互兼施軍事的、外交的手段,提供貸款一着也被認為必要且有效的一着。寺內內閣(1916年10月一1918年9月)挾制北洋政府接受的一系列借款,即習稱的『西原借款』,就是該內閣陰懷『夜叉心腸』,出以『菩薩面孔』的結果。寺內卸任後對此項借款作了自我評述:『本人在任期間借與中國之款,三倍於從前之數;實際上扶植日本在中國之權利,何止於十倍於二十一條。寺內作此語原為自我辯護,不管他是否含有自誇、比较是否恰切,但於中可以看出一點:他在這一期間是把貸款的作用與外交、軍事手段同等看待,不分彼此,只是因應時宜,認為是否更有效的區別。

日本在一戰時圖謱崿F其最終征服中國的總戰略,而所採取的着着活動,一直遭到其它強國的嫉視。還在這次大戰將結束而尚未結束時,美國出頭,提出重新組織國際銀行團的建議,英法當即贊同,日本則極不情願而在形勢所逼下最後決定有條件的參加。四國之間經幾年談判交涉,最後達成妥協,一個旨在按各成員國的外交政策行事,竭力獨攬中國貸款(後規定實業借款除外)的新四國銀團於1919年成立了;並旋成為在經濟方面貫徹執行『華盛頓會議體制』的一個執行機構。然而,四國雖然原設想聯繫在一起的利益會比它們間互相競爭、分離的利益來得大,但在組成一體後,儘管商定了行事規則,並不意味着它即擁有統一的政策。它們在所面臨的各個問題上,經常不能一致;相反,每多衝突。結果新銀行團雖侄í毨恐袊J款並制定多個方案計劃,還多次派人來華活動,都沒有轉化現實。

時栘勢易,經過1929年經濟大危機的資本主義列強為职堰^剩商品傾銷國外,再次認定中國是一大市場,企圖以對華提供貸款使具有購買的實際能力,並作了試探。過不久東西方法西斯勢力挑起戰爭。歐美諸國首先為其國家利益郑枰С种袊荒嗽谫J款上,改具善意,不取作一種侵害中國的手段。

 [1] [2] [3] [4] 下一页

fun88搜索
关键字:中国近代 外债史
最新债务市场fun88
试论我国企业债务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执行中止与债权凭证的再思考
正视现实,积极应对--浅谈入世后证券经纪业
新中国外债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外间以购料为核心系列铁路借款的成立
近代中国国内公债史研究
中国近代外债史论要
通宝币制研究论纲——《中国通宝币制史稿》
政府或有负债的风险探析
中国加入WTO后,国债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热门债务市场fun88
乡村债务的规模、结构、风险及效应分析
对“债转股”有关问题的探讨
小议新债务重组准则
解读“债转股”———债转股成功的关键
近代中国债券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
《透过不良贷款看银行不规范》
企业间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上)
企业间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下)
试论我国企业债务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制度性缺陷及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