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fun88网 >> 工学fun88 >> 工程建筑fun88 >> 建筑设计基础造型的思维训练方法探究fun88

建筑设计基础造型的思维训练方法探究

出处:fun88网
时间:2019-07-24

  隨着扎哈·哈迪德、库哈斯等国外著名建筑建筑作品在中国的建成,以及中国建筑师获得普利策奖,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在逐渐的提升。但是中国的当代建筑中也存在着一些缺乏原创性的作品,例如深圳电视中心(图1)与迈耶设计的干年教堂(图2)在造型形态上就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这反映出我国建筑师在设计理念和思想上与国外的建筑师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与国外建筑师相比,我国建筑师的理论基础不够深厚、思维不够大胆;设计作品缺乏原创性,缺乏对技术的敏感性、技术审美薄弱,缺乏对空间的深刻理解。这些都反应岀我国建筑设计基础教育在基础造型思维方法以及训练模式上存在着问题。因此,通过对建筑设计基础造型思维方法环节的梳理,本文提出在造型形态的设计训练过程中应该改变单向思维方式,建立发散及逆向思维,直觉及灵感思维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在教学中导入艺术与技术结合、实景教学、双师制的评价体系,为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奠定造型形态创新的思维训练方法。

  1 创造性思维方法在建筑基础造型训练中的引入

  对于发展创造力,海纳特精确完整、有见地的指出要克服自身的困难和拘束的心理,并且要做到不受利己主义干扰,不受冲突、畏惧、强迫的干扰,不受紧张刺激的干扰,减少不必要信息的干扰,注重集体和对话,自我与形象的同一性,分散思维与辐射思维的综合[1]。这其中虽然把思维的问题放在了最后一个方面,但思维问题是我国建筑教育中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部分。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建筑设计基础造型的教学环节中,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

  我国当前的建筑教育中,统一性大于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仍占主流,并且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形象思维能力较弱,学生主动创造意识薄弱,设计时缺乏从艺术哲学、心理等多维的视角思考建筑问题,导致设计上“仿新”多于“创新”,原创性不强。因此,在建筑基础造型思维方法的训练中导入全脑的思维模式,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有效提升创新能力途径。

  1.1 运用发散及逆向思维方法提升形体表现力

  著名心理学家、创造学研究专家吉尔福特把发散思维定义为“所有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式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2]。发散思维,包含逆向思维及求异思维,其特点是由同一个来源产生众多的信息输出,它的思维过程并不是按固定的路径前进,其思维的结果可能包含具有较大创造性的设想。国外许多著名设计师的建筑作品就是充分的运用了发散思维的模式而取得了创造性成果。其中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对建筑表皮的研究就源于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丝网画的表现手法,从而产生了“鸟巢”设计中巨大的钢结构编制成的多层次的外皮。

  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的无意识设计源于美国画家杰克森·波洛克的行动绘画艺术(图3)。盖里在建筑设计上注重无意识表达的同时与建筑材料相结合,将材料肌理处理成接近绘画的笔触,达到赋予感染力的艺术效果的创新。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图4)的设计就体现了这一创作手法。    然而在中国的建筑教育中,正是缺少这种发散及逆向思维,缺少来源于与建筑相关领域的灵感和思想的借鉴,思维不够发散、不够大胆。通过对国外建筑师成功案例的分析和对我国建筑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反思,我们提出以下发散思维的训练模式:首先,有意识加强对形象的感知,把视觉形象作为一种语言交流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增加信息储备;其次,在教学环节中以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路,从争议中寻找创新的潜能。质疑与逆反也可以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及大胆的设想,甚至包括逆反的想法;最后,压力可以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潜能,在建筑造型基础课“从平面到立体”的训练中(图5),我们要求学生从两个基本平面各生成50个立体形态,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并建立了学生对空间创造和构建的基本感知,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建筑造型形态及空间的设计能力与水平。

  1.2 运用直觉与灵感思维方法强化空间创造力

  建筑基础造型设计中直觉和灵感是最具诱惑力的,直觉及灵感思维是一种未经分析,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迅速做出反应的思维过程[3]。直觉及灵感思维以一定的经验为基础,而对建筑造型的体验,对建筑空间的感知、对空间意境的体会正反映出直觉思维的过程。包豪斯校长格罗佩斯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对形式、空间和色彩的感受和体验。心理问题事实上是基本的、第一位的,技术因素不过使我们通过有形的东西去体现无形的东西的一种知识性的借助而已”[4]。斯蒂芬·霍尔在建筑设计中对模糊楼层空间的表述就充分体现出他在“直觉”能力基础上产生的空间创造力。而雷姆·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CCTV大楼在中国投标成功,并成为地标性建筑也是因为其通过对空间的感知、对空间意境的体会,准确地把握了建筑形式的发展规律。那就是,当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人们对建筑、对空间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体验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尤其是国家性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已不在强调其有用性,而是它能够标志一种“存在”[5]。

  而在我们日常的建筑设计基础造型的训练中,学生对空间的认知主要来源于书本上的知识,对空间的体验较少,“直觉”能力较弱,在设计中无法把握造型形式的发展规律,从而大大减弱了创造力。建筑设计基础造型的训练中,直觉及灵感思维的训练是建立对空间深刻理解的有效手段,而直觉及灵感思维的培养在于积累,通过切身的体验才能达到[6]。足够的专业知识的积累是直觉、灵感思维的素材库,在建筑教学中,教师要引入问题教学情境,通过问题带动学生关注周围的建筑及与建筑相关联的事物,使学生在积极思考、反复探索的基础上迸发出解决问题的灵感。同时,关注社会的发展及与此相关的心理问题,也是培养直觉敏感度的有效手段。

  2 创新性训练模式在建筑基础造型训练中的更新

  建筑基础造型训练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模式落后,缺乏创新性,教育与实践相脱节。目前,来自学院教育的古典主义美学观仍占主导地位,尽管一些院系的教育中出现了现代主义的身影,但并没有和当代主义美学观相结合,缺少相应的抽象形式的训练,借用传统符号时没有融入抽象的表达,设计上千篇一律,缺乏创造力。因此,我们导入创新性的训练模式,完善创新性的教学机制,通过在教学中强化创造性的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造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导入先进“A+T”、“CDIO”训练模式:即“A+T":“艺术+工程”;“CDIO”:“C:Conceive构思、D:Design设计、I:Implement实现、O:Operate运作”。加强“让学生在做中学”、“主动学”的“实景化教学”环节,将专业教室实景化,模拟营造设计师真实工作的环境;(2)实行“双师制”,定期和不定期外请高水平设计公司一线设计师参与教学和教学评价工作;(3)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先导,以新生为起点,以任务为驱动,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工程技术为实现手段的教学模式;(4)加强教学中的评价环节,试行“多维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联评、专家外评,使学生在评价中找到不足、加强口语表达、文字表达、图示表达等能力。建设综合评图室,重点作业实行跨专教、跨班级、跨学年、跨专业联评,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3 结论

  建筑是一门实用艺术,它同时涵盖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离不开对技术清晰的理解,和对艺术审美规律、及思维方式的理解。因此,在建筑设计基础造型的训练中,我们要重视“艺术与技术”的有效结合。在教学环节中,有意识的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重视体验在认知、感受新技术及空间中的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心智。实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未来为主导、过程为优先、动机激发”的创新教育原则,以此解决建筑造型训练中学生原创性不强、思维不够大胆、造型形态审美薄弱、对空间理解不深刻等问题。同时,在建筑造型的创作中坚持“守、破、离”的原则,深入研究建筑造型空间创造及艺术审美规律,牢固掌握建筑造型创作思维的基本方法和建筑設计的基本规律,做到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最终脱离束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及形式语言。

建筑设计基础造型的思维训练方法探究

fun88搜索
关键字:建筑设计 思维 造型 训练 基础 方法
最新工程建筑fun88
文化创意产业园景观特色分析
建筑设计基础造型的思维训练方法探究
论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
建筑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探究
建筑工程安装造价控制及加强途径分析
地形地貌对建筑体型和层高的影响研究
浅谈建筑结构中的基本抗震设计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几点看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热门工程建筑fun88
浅谈建筑工程的建筑面积
浅谈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
浅析施工企业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浅谈工程索赔及管理程序资料
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关系的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分承包管理方式的探讨
浅议防水板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关于建筑评论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